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
Previous Page  15 / 48 Next Page
Information
Show Menu
Previous Page 15 / 48 Next Page
Page Background

15

到了清朝統治初期,台灣被納

入滿清版圖,到台灣擔任官職

或遷移的人數逐漸增加,這些

讀書人喜歡自己創作寫書,等

到文稿寫好後,再交由中國刻

印,有些在中國直接出版,但

也有一些台灣在地的科舉文人,

會選擇將自己當初應考的文章

在台灣出版,以提供大家閱讀

參考,像今天在台南市的延平

郡王祠,都還有收藏一部分科

舉考試的木刻版。那個時候的

台灣,書籍文章有一半仍須仰

賴中國進口,但也有一半只進

口木刻版,在台灣當地印刷。

而在清朝開放沿海政策後,大

量移民從唐山來到台灣,官府

的統治也逐漸步上軌道,開始

著手編寫有關台灣歷史沿革、

風土民情、物產地理…等各式

紀錄的書籍 ( 通稱「志書」),

既然有了大量印刷需求,所以

也開始由唐山招募刻工來台,

負責志書刻印業務,將中國發

展了好幾個朝代的雕版刻印技

術正式引進台灣!開始唐山募

工刻印的型態,又加上民間與

生活相關的醫書、鸞書、善書、

啟蒙書,也漸漸有著作發行,

這時台灣發展自己的印刷事業

開始有了雛型,也開始從官府

到民間形成了規模性的擴展。